淋巴瘤是什么?有哪些类型?一篇说清关键问题
一、淋巴瘤的本质:不只是“淋巴结肿大”
淋巴瘤(Lymphoma)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,属于血液癌症范畴。人体的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结、脾脏、骨髓及遍布全身的淋巴管,承担免疫功能。当淋巴细胞发生恶性增殖时,可能形成肿块或侵入其他器官。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新增约10万淋巴瘤患者,霍奇金淋巴瘤5年生存率超80%,早期发现对预后至关重要。
二、两大核心分类:病理决定治疗方案
世界卫生组织(WHO)根据病理特征将淋巴瘤分为两大类:
1. 霍奇金淋巴瘤(HL)
占比约10%,特征为存在特殊的“里德-斯特恩伯格细胞”。常见亚型包括结节硬化型(最常见,预后较好)、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(罕见但侵袭性强)。
2. 非霍奇金淋巴瘤(NHL)
占比约90%,根据细胞来源分为B细胞、T细胞/NK细胞类型。常见亚型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(35%,侵袭性强但化疗敏感)、滤泡性淋巴瘤(20%,进展缓慢)、套细胞淋巴瘤(6%,兼具侵袭性与惰性特征)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(10%,治疗难度较大)。
三、这些症状需警惕
以下表现可能提示淋巴瘤风险,建议尽早就诊:
无痛性淋巴结肿大:颈部/腋窝/腹股沟常见,按压无痛感。
全身症状:持续发热(>38℃)、夜间盗汗、6个月内体重下降>10%。
器官压迫症状:纵膈肿块导致咳嗽/呼吸困难,腹腔淋巴结肿大引发腹痛腹胀。
四、确诊流程:精准诊断决定治疗方向
标准诊断路径包括:
病理活检:通过手术或穿刺获取淋巴结/病变组织。
免疫组化检测:确定细胞表面标记物(如CD20、CD30)。
影像学检查:PET-CT评估全身受累情况。
骨髓穿刺:判断是否侵犯骨髓。
五、治疗选择:个体化方案是关键
1. 惰性淋巴瘤
观察等待:无症状患者可定期复查。
靶向治疗:CD20单抗(如利妥昔单抗)。
放射治疗:局部病灶控制。
2. 侵袭性淋巴瘤
化疗联合免疫治疗:R-CHOP方案(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金标准)。
CAR-T细胞疗法:针对复发/难治型患者。
六、患者常见疑问解答
Q1:淋巴瘤会传染吗?
不会。淋巴瘤不属于传染病,但EB病毒等感染可能增加患病风险。
Q2:活检会导致癌细胞扩散吗?
规范操作下风险极低,延误诊断的危害更大。
Q3:能否彻底治愈?
早期霍奇金淋巴瘤治愈率超90%,部分类型需长期带瘤生存。
七、预防与日常管理
避免长期接触苯类化学物质。
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(如类风湿关节炎)。
定期体检:血常规检查+浅表淋巴结触诊。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。具体诊疗请遵医嘱,必要时请及时咨询专业医师。
本文参考依据:
《中国淋巴瘤诊疗指南(2022年版)》
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(第5版)
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(NCI)公开数据